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大纲
The Outline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主撰人:潘胜强 审核人:冯晓霞 批准人:蒙冰峰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课程代码 |
07100310 |
学分 |
1 |
总学时 |
32 |
讲课学时 |
32 |
上机学时 |
0 |
实验学时 |
0 |
课程A/B类归属 |
A |
开课学期 |
2023-2024学年第1学期 |
先修课程 |
无 |
适用专业 |
全校本科生 |
开课单位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
|
|
|
|
|
|
|
|
二、课程性质与目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高等学校本科生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也是高等学校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必修课。该门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从而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性。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将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社会现象、辨别是非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及其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
1、了解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及其与中国封建势力相结合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了解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项历史任务;懂得必须首先推翻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才能为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开辟道路,认识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自觉地继承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传统和革命传统,发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进一步增强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2、了解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而进行艰苦探索、顽强奋斗的历程及其经验教训;注意比较地主买办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及其政治代表的建国方案和政治主张,懂得旧民主主义革命让位给新民主主义革命、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人民共和国的原因;认识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增强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指导的自觉性。
3、联系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国内外环境,了解中国人民走上以共产党为领导力量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联系社会主义改造以后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懂得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的正确性;进一步树立“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信念,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4、紧密结合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实际,通过对有关历史进程、事件和人物的分析,帮助大学生提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矩阵
毕业要求 |
课程教学目标 |
1 |
2 |
3 |
4 |
8: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本专业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8.1:理解世界观、人生观的基本意义及其影响、理解个人在历史以及社会、自然环境中的地位。 8.2:理解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道路,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知识和艺术素养。 |
√ |
√ |
√ |
√ |
12: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12.1:对于自主探索与学习的必要性有正确的认识,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12.2:能针对个人或职业发展的需求,采用合适的方法不断学习,适应发展。 |
|
√ |
|
√ |
四、教学内容
(一)教学内容结构关系图
知识单元 |
对应课程目标 |
学习成果 |
教学内容 |
课程目标达成方式 |
学时分配 |
第一专题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
课程目标1、2、3、4 |
1、明确教学要求; 2、了解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基本内涵和特征,深切认识正确判断社会性质的重要意义; 3、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及其关系,并进一步认识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正确评判近代中国国情。 |
1、教学大纲 2、为什么要学习中国近现代史? 3、如何认识中国近现代史的分期? 4、如何把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学习目的和要求? 5、如何树立并坚持科学的历史观? |
1、教学活动:课堂讲授; 2、学习任务:阅读导言及目录,了解教材基本情况。 |
1 |
第二专题 近代中国的磨难与抗争 |
课程目标1、2、4 |
1、认识外国侵略与近代中国发展的关系,外国侵略是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源; 2、正确认识近代中国人民抵御外国侵略的历史,总结其失败原因与经验教训; 3、认识近代中国人民民族意识觉醒的历史意义,并正确评价外国的殖民侵略。 |
1、鸦片战争前后中国与世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3、怎样看待近代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4、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是怎样提出的? |
1、教学活动:课堂讲授; 2、学习任务:观看视频,思考并讨论相关问题。 |
4 |
第三专题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
课程目标1、3、4 |
1、了解太平天国、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发生的背景、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2、认识太平天国、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都是近代不同阶级对国家出路的探索; 3、分析总结太平天国、洋务运动和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原因和经验教训; 4、认识农民阶级、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维新派都不可能使中国真正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 |
1、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梦”为何失败? 2、地主阶级洋务派的“自强求富梦”为何落空? 3、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维新变法梦”为何夭折? |
1、教学活动:课堂讲授; 2、学习任务:分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
3 |
第四专题 辛亥革命的成与败 |
课程目标1、3、4 |
1、掌握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历史意义及其失败原因和教训; 2、了解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及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3、正确理解资产阶级革命方案的基本内容、意义与局限; 4、理解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的原因,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
1、为什么说辛亥革命的爆发是历史的必然? 2、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既成功又失败了? 3、为什么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
1、教学活动:课堂讲授; 2、学习任务:阅读相关文献,撰写学习心得。 |
3 |
第五专题 中国共产党成立和中国革命新局面 |
课程目标1、2、4 |
1、掌握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发生的背景及历史影响,中国先进分子在五四运动前后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2、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性、历史特点及历史意义; 3、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新面貌,理解大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历史意义及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
1、为什么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2、五四运动怎样促进了中国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 3、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历史的必然? 4、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5、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奋斗深刻改变了中国和世界? |
1、教学活动:课堂讲授; 2、学习任务:观看视频,思考并讨论相关问题。 |
4 |
第六专题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课程目标1、2、4 |
1、了解国民党在建立全国统治后国民党性质的变化及国民党政权的性质; 2、认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历程; 3、掌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理论;理解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极端重要性。 |
1、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继续革命? 2、中国共产党怎样继续中国革命? 3、中国革命新道路经历了怎样的考验? 4、怎样沿着中国革命新道路继续发展? |
1、教学活动:课堂讲授; 2、学习任务:分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
2 |
第七专题 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 |
课程目标1、2、4 |
1、了解日本侵华的根源、罪行及其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巨大灾难; 2、了解中国由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的转变、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地位和作用; 3、了解国共两党的抗日主张及两个战场在抗战中的关系和作用,认识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抗日力量是抗战的中流砥柱; 4、认识中国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贡献,掌握抗战胜利的意义、原因和经验。 |
1、全民族抗战的血肉长城是怎样筑成的? 2、如何看待抗战中国民党及正面战场的作用? 3、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4、如何理解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5、如何理解抗日战争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
1、教学活动:课堂讲授; 2、学习任务:分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
3 |
第八专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 |
课程目标1、2、3、4 |
1、了解中国共产党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的政策和实践,抗战胜利后三种政治力量、三种建国方案,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较量; 2、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国民党政权的垮台及其原因; 3、第三条道路幻想的破灭及其原因; 4、中国革命成功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
1、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作了哪些努力? 2、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赢得解放战争的胜利? 3、历史为什么选择了人民共和国方案? 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意义和基本经验是什么? |
1、教学活动:课堂讲授; 2、学习任务:撰写历史小论文。 |
3 |
第九专题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开展 |
课程目标2、3、4 |
1、认识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明确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社会主义改造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式; 2、懂得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中国以后的进步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3、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历程及其经验教训,以及取得的重要的理论成果和重大成就。 4、认识到无论何人、无论何时,都要不迷信权威,不相信教条,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
1、新生人民政权是如何巩固的? 2、新中国是怎样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 3、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经历了怎样的艰辛探索? 4、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取得了怎样的历史成就? |
1、教学活动:课堂讲授; 2、学习任务:阅读相关文献,撰写学习心得。 |
3 |
第十专题 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
课程目标2、3、4 |
1、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伟大历史转折,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程有比较清晰的了解,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历史背景、社会条件有比较全面的认识; 2、懂得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3、懂得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
1、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是如何开启的? 2、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如何推进的? 3、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
1、教学活动:课堂讲授; 2、学习任务:观看视频,思考并讨论相关问题。 |
3 |
第十一专题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
课程目标2、3、4 |
1、对十八大以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程有一个比较明确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形成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形成的历史背景、社会条件有比较全面的认识。 2、懂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
1、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2、新时代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是什么? 3、如何理解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4、如何理解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具有里程碑意义 ? |
1、教学活动:课堂讲授; 2、学习任务:分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
3 |
(二)具体教学内容
1、导言
(1)教学内容
序号 |
知识单元 |
知识点 |
编号 |
描述 |
1. |
中国近代史综述 |
1-1 |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 |
1-2 |
从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2. |
中国现代史综述 |
2-1 |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
2-2 |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2-3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
3. |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目的和要求 |
3-1 |
学习目的 |
3-2 |
学习要求 |
重点是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阶段划分及其基本线索,难点是掌握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主线,初步掌握四个选择和三个为什么。
(2)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指标点8.1、指标点12.1、指标点12.2
(3)作业及课外学习要求
阅读导言及目录,了解教材基本情况。
2、第一章 进入近代后中华民族的磨难与抗争
(1)教学内容
序号 |
知识单元 |
知识点 |
编号 |
描述 |
1.
|
鸦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国与世界 |
1-1 |
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 |
1-2 |
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扩张 |
1-3 |
鸦片战争的爆发 |
2.
|
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
2-1 |
军事侵略 |
2-2 |
政治控制 |
2-3 |
经济掠夺 |
2-4 |
文化渗透 |
3 |
反抗外国武装侵略的斗争 |
3-1 |
抵御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 |
3-2 |
义和团运动与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的破产
|
4 |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
4-1 |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原因 |
4-2 |
民族意识的觉醒 |
重点是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以及中国反抗外国武装侵略的斗争,难点是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主要矛盾、阶级关系等的变化,以及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
(2)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指标点8.1、指标点12.1
(3)作业及课外学习要求
完成课后习题;观看视频,思考并讨论相关问题。
3、第二章 不同社会力量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1)教学内容
序号 |
知识单元 |
知识点 |
编号 |
描述 |
1.
|
太平天国运动的起落 |
1-1 |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
1-2 |
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
2 |
洋务运动的兴衰 |
2-1 |
洋务事业的兴办 |
2-2 |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失败 |
3 |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
3-1 |
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 |
3-2 |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
重点是太平天国的兴衰历程、洋务事业的主要内容以及维新运动的基本情况,难点是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局限、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原因,以及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2)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指标点8.1、指标点12.1、12.2
(3)作业及课外学习要求
完成课后习题;分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4、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1)教学内容
序号 |
知识单元 |
知识点 |
编号 |
描述 |
1.
|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
1-1 |
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
1-2 |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
1-3 |
三民主义的提出 |
1-4 |
关于革命和改良的辩论 |
2 |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
2-1 |
辛亥革命的爆发与清王朝覆灭 |
2-2 |
中华民国的建立 |
3 |
北洋军阀统治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 |
3-1 |
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 |
3-2 |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 |
重点是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以及辛亥革命的重大历史意义,难点是辛亥革命失败的主客观原因及其深刻的历史教训。
(2)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指标点8.1、指标点12.1、12.2
(3)作业及课外学习要求
完成课后习题;阅读相关文献,撰写学习心得。
5、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成立和中国革命新局面
(1)教学内容
序号 |
知识单元 |
知识点 |
编号 |
描述 |
1.
|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
1-1 |
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
1-2 |
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初步传播 |
1-3 |
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
2
|
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
|
2-1 |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 |
2-2 |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
2-3 |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3 |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
3-1 |
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和工农运动的发动 |
3-2 |
国共合作和大革命的进行 |
3-3 |
大革命失败及其教训 |
重点是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以及大革命的进行,难点是如何理解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建党精神,以及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2)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指标点8.1、指标点12.1、12.2
(3)作业及课外学习要求
完成课后习题;观看视频,思考并讨论相关问题。
6、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1)教学内容
序号 |
知识单元 |
知识点 |
编号 |
描述 |
1.
|
中国共产党对革命新道路的探索 |
1-1 |
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及其性质 |
1-2 |
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
1-3 |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开辟 |
2 |
中国革命在曲折中前进 |
2-1 |
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 |
2-2 |
遵义会议实现伟大历史转折 |
2-3 |
红军长征胜利和迎接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
重点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开辟和遵义会议的历史转折意义,难点是如何认识1927年后国民党的转变和南京国民政府的性质,如何把握革命新道路的基本特征,如何理解遵义会议精神和长征精神。
(2)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指标点8.1、8.2、指标点12.1、12.2
(3)作业及课外学习要求
完成课后习题;分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7、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教学内容
序号 |
知识单元 |
知识点 |
编号 |
描述 |
1.
|
日本发动企图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
1-1 |
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 |
1-2 |
日本帝国主义的残暴统治 |
2
|
中国人民奋起抗击日本侵略者 |
2-1 |
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 |
2-2 |
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
2-3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与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
3 |
抗日的正面战场 |
3-1 |
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 |
3-2 |
战略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 |
4 |
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
4-1 |
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 |
4-2 |
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 |
4-3 |
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 |
4-4 |
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 |
4-5 |
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 |
4-6 |
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
5 |
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
5-1 |
抗日战争的胜利 |
5-2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
5-3 |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
重点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方针,以及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难点是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建设,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力量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怎样理解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2)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指标点8.1、指标点12.1、12.2
(3)作业及课外学习要求
完成课后习题;分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8、第七章 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
(1)教学内容
序号 |
知识单元 |
知识点 |
编号 |
描述 |
1. |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击退国民党的军事进攻 |
1-1 |
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
1-2 |
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解放区军民的坚决反击 |
2. |
全国解放战争的发展和第二条战线的形成 |
2-1 |
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
2-2 |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与农民的广泛发动 |
2-3 |
第二条战线的形成和发展 |
3. |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 |
3-1 |
各民主党派的历史发展 |
3-2 |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 |
33-3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 |
4.
|
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 |
4-1 |
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
4-2 |
人民政协与《共同纲领》 |
4-3 |
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意义和基本经验 |
重点是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第二条战线的形成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难点是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和农民的广泛发动、人民政协与《共同纲领》,以及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意义和基本经验。
(2)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指标点8.1、8.2、指标点12.1
(3)作业及课外学习要求
完成课后习题;撰写历史小论文。
9、第八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教学内容
序号 |
知识单元 |
知识点 |
编号 |
描述 |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新生人民政权的巩固 |
1-1 |
中国人民战立起来了 |
1-2 |
捍卫巩固新政权的斗争 |
2. |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实施 |
2-1 |
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 |
2-2 |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 |
2-3 |
改造个体农业和手工业 |
2-4 |
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
3.
|
初步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
3-1 |
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
3-2 |
建立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
3-3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伟大意义 |
4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 |
4-1 |
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
4-2 |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
5 |
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和曲折发展 |
5-1 |
“大跃进”和初步纠正“左”的错误 |
5-2 |
国民经济调整和“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制定 |
5-3 |
“文化大革命”内乱及其历史教训 |
5-4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就 |
重点是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三大改造、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以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成就,难点是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及其伟大历史意义,如何正确看待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和曲折发展。
(2)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指标点8.1、8.2、指标点12.1、12.2
(3)作业及课外学习要求
完成课后习题;阅读相关文献,撰写学习心得。
10、第九章 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
(1)教学内容
序号 |
知识单元 |
知识点 |
编号 |
描述 |
1. |
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起步 |
1-1 |
伟大转折和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1-2 |
拨乱反正任务的基本完成 |
1-3 |
改革开放的起步 |
2.
|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
2-1 |
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
2-2 |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
2-3 |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 |
2-4 |
国家战略的转变、“一国两制”方针的形成和外交方针政策的调整 |
2-5 |
经受严重政治风波的考验 |
2-6 |
邓小平南方谈话 |
3. |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
3-1 |
新的中央领导集体与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3-2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的确立 |
3-3 |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跨世纪发展 |
3-4 |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与两岸交流扩大 |
3-5 |
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
4. |
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4-1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提出 |
4-2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部署和改革开放的深化 |
4-3 |
推进“一国两制”实践与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
4-4 |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
重点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转折意义和改革开放的起步、展开与深入推进,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一国两制方针的形成与实践,难点是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2)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指标点8.1、8.2、指标点12.1、12.2
(3)作业及课外学习要求
完成课后习题;观看视频,思考并讨论相关问题。
11、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1)教学内容
序号 |
知识单元 |
知识点 |
编号 |
描述 |
1.
|
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
1-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1-2 |
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的确立 |
1-3 |
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
1-4 |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
1-5 |
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
1-6 |
全面加强国家安全 |
2. |
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 |
2-1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 |
2-2 |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与推进党的自我革命 |
2-3 |
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建设迈出新步伐 |
2-4 |
在应对风险挑战中推进各项事业 |
2-5 |
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 |
2-6 |
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3. |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
3-1 |
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
3-2 |
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
3-3 |
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 |
3-4 |
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 |
3-5 |
党的二十大的召开和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重点是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核心地位的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以及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完成,难点是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如何认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如何看待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指标点8.1、8.2、指标点12.1、12.2
(3)作业及课外学习要求
完成课后习题;分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五、教学方法
本课程将综合运用课堂讲授、小组讨论、参观教学、多媒体教学、课堂练习、课外作业,以及微电影实践教学法等多种方法,通过对各个教学环节的精心设计和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努力实现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不断提升教学效果,力求达到教学目的。
六、考核及成绩评定
(1)考核方式:本课程的最终成绩由考勤、微电影作业及期末考试综合评定而成。各部分所占比例如下:平时考勤成绩占15%,主要考核学生的上课出勤情况和遵守校规校纪、约束自身行为的能力;平时作业成绩占15%;微电影作业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50%。
(2)考核内容:期末考试时间为2小时,主要考核学生全面掌握本课程内容的情况以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采用书面闭卷考试的形式。平时作业包括微电影、课堂讨论PPT以及小论文等,主要考核对各知识点的复习、理解和掌握程度,同时培养学生坚忍不拔、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
七、教学进程(详见授课日历)
八、教材及参考书
1、本书编写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年
2、《毛泽东选集》(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3、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4、李侃、龚书铎:《中国近代史》,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5、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
6、军事科学院主编:《中国抗日战争史》(上中下卷),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4年
7、王桧林:《中国现代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8、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9、《邓小平文选》(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10、《邓小平文选》(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11、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修订本)(上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12、《江泽民文选》(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13、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1—4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1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4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2022年
九、执行大纲应注意的问题
1.教学中应注重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讲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既要结合历史实际,学习历史文献、经典著作,提高理论水平,又要引导学生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学习同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实际联系起来,自觉承担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
2. 注意课堂讲授、课外作业、课堂讨论、自学、参观等教学环节的综合使用,旨在通过本课程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积极参与教学,达到教育目的。
3.大纲内章节的顺序和内容的安排仅供参考,教师可根据情况作适当的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