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PARTY BUILDING TRENDS
人才培养

【“马”不停蹄“社”彩缤纷】第五期|我院《中国共产党简史》读书小组第五期读书会

来源:学生工作 编辑: 马逸飞 发布时间:2025-03-21

2025年3月10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马克思主义研究分会2024年度“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读”资助计划支持小组——西安理工大学《中国共产党简史》读书小组联合烟台大学《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读书小组在曲江校区综南楼1009会议室成功举办第五期读书会。本期读书会以“文献研读与论文写作经验分享”为主题,由西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读书会、西安理工大学《中国共产党简史》读书小组、烟台大学《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读书小组共同承办,读书小组成员及部分师生共30余人通过线下或线上形式参与。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读书会社长马逸飞主持。

读书会开始,烟台大学《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读书小组组长马悦骁介绍本期读书活动情况。随后,读书小组成员依次进行分享。

烟台大学2024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硕士研究生马悦骁以“‘生命共同体’:理论溯源与文明定位”为主题,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继承与发展、从单向依赖到共生共荣、工业文明的批判性重构、制度创新与治理效能、生态文明的历史必然性等方面进行了分享,认为生命共同体理念重塑文明与自然的关系,倡导和谐共生,为生态文明提供新的文明契约框架。

烟台大学2024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硕士研究生马佳佳以“系统治理观:理论、实践与全球生态意义”为主题,从理论基础、实践案例、文明意义、研究方法、结论与展望等方面进行了深入阐释,认为进一步深化系统治理观研究,需要融合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促进理论创新与实践深化。

烟台大学2024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硕士研究生潘姝文以“生态民生观:理论与实践”为主题,围绕生态民生观的核心理念、伦理重构与公平正义、发展的价值标准与实践、研究方法与差异化发展、生态民生观的全球意义五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认为生态民生观将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紧密结合,打破了传统二元对立思维,为全球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方向。

烟台大学2024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硕士研究生王亚苹以“‘两山论’的理论溯源、转化机制与全球意义”为主题,从“两山论”的理论溯源、“两山论”的转化机制、“两山论”对西方生态经济理论的超越进行了分享,认为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

烟台大学2024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硕士研究生王斐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历史溯源及新时代阐释”为主题,从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历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历史依据、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时代阐释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坏自然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中国式现代化不以牺牲环境为手段,而是要将现代化建设与生态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将人类命运与生态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西安理工大学2023级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博士研究生赵虹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主题进行了研读分享。首先,她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的历史背景、成立过程以及成立意义进行了阐述;其次,重点讲述了土地制度改革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发展过程和重要意义;最后,分析了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过程和意义。她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不仅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当今世界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西安理工大学2023级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专业硕士研究生孔钥围绕“乌兰夫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蒙古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基于《乌兰夫传(1906-1988)》的文本分析”主题,从《乌兰夫传》概况、乌兰夫民族革命思想的跨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乌兰夫促进蒙古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觉醒的表现三个方面进行了分享,认为新时代如何传承乌兰夫精神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工作?答案或许就藏在他“从延安带回草原的火种”中。

西安理工大学2022级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博士研究生李运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研究的回溯与展望”为主题进行了研读分享。首先,他从发文量、主要作者、主要机构、主要学科、主要学科、学术研讨六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研究的整体状况;其次,从生成逻辑、科学内涵、基本特征、时代价值、时代价值等方面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研究的主要论域;最后,对当前学界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研究进行了简要评析,认为要从深化学理研究、加强文本研究、拓宽研究视野、丰富研究方法等方面下功夫,进一步深化对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基本问题的研究。

在交流互动环节,读书小组成员围绕“如何进行文献研读”“如何写好文献综述”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互动。烟台大学2024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硕士研究生马悦骁认为,文献综述不是简单的归纳,也不是罗列学者的观点,而是要围绕我们的研究问题对学界相关学者的观点和看法进行评价,从中找到学术增长点。西安理工大学2022级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博士研究生李运认为,文献综述是科研的基础性功课,要做好写作前的材料搜集,围绕主题对权威资料、一手资料、新材料等资料做好分类,梳理“学术史”脉络,凝练“他说”的观点,寻找“薄弱环节”,同时学会运用中国知网文献的计量可视化功能和CiteSpace可视化分析工具做文献综述,为论文写作打好坚实基础。

读书会指导老师牟修新博士进行点评。他认为今天的研讨非常扎实,希望大家对马克思主义原著的引用要做到准确无误,要增强批判性思维,学会运用跨学科研究方法开展交叉融合研究。读书会指导老师成飞博士进行点评。他首先对参与联合活动的烟台大学《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读书小组师生表示感谢,对两校读书小组成员的精彩发言给予高度赞扬,另一方面希望两校能够继续合作举办类似的读书活动,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在研读经典文献中提升自己的写作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在以文会友中增进友谊、共同进步。

马研会督导员西北大学博士研究生李兰兰进行点评。她首先肯定了本次读书会活动的意义,认为两校读书小组联合举办读书会不仅是一次学术交流的机会,更提供了一个促进思想碰撞的平台,并为读书小组的发展提出了细致建议。

西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读书会社长马逸飞进行总结,指出本次活动为读书小组成员提供了一个交流分享和思维碰撞的平台,让大家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文献阅读对开展学术研究的重要意义,也从中学习到了论文写作的方法和经验,可以有效解决以后在学习和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希望大家平时要注重和保持优良的学习习惯。

排版:江平静

校对:张红樱

审核:乔夏阳 陈文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