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经济社会发展内在规律深刻把握的基础上作出的科学决策,昭示着我国经济发展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全新阶段。高质量发展的提出是顺应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必然结果,是破解新时代我国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是构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必然路径。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高质量发展逐渐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党中央逐步将质量强国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将其从制度层面确定下来。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议题,科学理解和深刻把握高质量发展思想对于自觉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一、理论逻辑: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哲学基础与理论源泉
中国共产党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准确把握所处的历史方位、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取得了辉煌成就。从理论逻辑来看,高质量发展蕴含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统一之中。
(一)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实践观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哲学基础
发展是事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存在形式。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基于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视角,从实践出发,揭示了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1.高质量发展凸显着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原则
辩证唯物主义强调事物之间的发展与联系,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哲学基础。发展是"质”与“量"演进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进步状态,事物都是在“量”的积累中实现“质”的飞跃。一方面,“量”与“质”相互交织呈现出发展的动态表征,这与我国在不同发展阶段所呈现的发展规律具有耦合性。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通过促进“量”的积累为“质”的飞跃做准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已经拥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此基础上顺应时势地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决策,为新的质变做量的积累。另一方面,辩证唯物主义强调不仅要重视数量的增加,更要注重质量的提升,只有源源不断地增加数量,才能为质量的提升做好准备。反之,一味注重数量的增加,而忽视了质量的提升,那么发展就会陷入停滞、无法形成实质性的飞跃。因此,以稳中求进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总基调,才能更好地推动发展迈向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
2.高质量发展蕴含着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来看,实事求是内在包含着主客体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这就要求实事求是不仅要正确反映客体的本质,力求实现真理性的认识,而且要体现出人的目的和意志,实现人的价值追求与目标。可见,立足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来把握实事求是,实质上就是要为人类的活动和行为寻求现实的根据、确立合理的目标、制定可行的方针政策,这既是实事求是的应有之义,也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进高质量发展必须遵循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指导着共产党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总是呈现出低级向高级的演进趋势,遵循实事求是的过程,也就是把握发展的客观规律的过程。结合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不断深化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揭示客观规律的积极与消极作用,适应经济新常态带来的影响,这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规定和客观遵循。正如马克思所言:"不是经济,即生产过程本身。”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必须紧扣中国实际,实事求是地推进生产力的发展,不可偏离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不断夯实经济基础、完善上层建筑、变革生产关系,将发展的目的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相统一,保持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与经济本质的一致性。可见,推动高质量发展既遵循了客观规律,也尊重了人的主观意愿,是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要把握好“物”的尺度与"人”的尺度,形成有效合力,共同推动高质量发展。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为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构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理论内核。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新时代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源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治国理政思想和深厚的经济发展思想,这些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新与发展,使其能够指导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中国古代的先贤们意识到,国家的稳定与繁荣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国古代先贤们对义利关系、消费关系、分配关系、富民关系等深刻的见解,逐渐形成了"经世济民""开源节流"的经济思想。所谓“经世济民”则是体现了古代先贤们所追求的崇高境界,"经世"指的是经营好国家、治理好社会,体现了家国一体的集体主义思想;"济民"指的是救助黎民苍生,体现的是利国利民、救国救民的人本主义思想。而“开源节流”,就是要求开明的君王要帮助底层百姓进行社会生产活动,通过减轻赋税来缓和百姓的负担,不断拓宽财富的来源,实现安居乐业,体现了古人的治国安邦的智慧。儒家强调“藏富于民”的主张,在儒家看来,只有人民富裕、安居乐业,才能实现有效教化,人民通过教化才能知礼,才能实现社会的稳定,进而实现人口富足、生产提高、财富增加。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经济思想对于破解新时代我国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经济思想,并运用到我国经济发展之中。譬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经世济民"思想在新时代同样表现出与时俱进的时代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使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果,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古代先贤们在治国安邦方面还提出“开源节流”的思想,当前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样也要实现"开”与“节”的辩证统一。但是,一味地"节"无法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问题、新考验,唯有拓宽经济发展方式、转换经济发展动能、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实现高质量发展,才是破解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矛盾的关键所在。
二、历史逻辑: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演进脉络
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发展的演变轨迹,从发展阶段来看,经历了由追赶时代到引领时代的发展历程;从发展理念来看,呈现出追求速度到强调效益的动态转变;从发展效益来看,经历了由强调数量到注重质量的伟大飞跃。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不同时期所处的历史条件出发,积极探索出适合中国发展的道路,不仅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还为中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逻辑起点:探索“以高速追赶为主线”的发展理念
新中国成立初期,通过对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主义制度得以确立,如何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成为当时的主要任务。由于对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认识不足和缺乏实践经验,我国经济建设受到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干扰。为了短期内提高经济增长速度,追上发达国家,毛泽东提出了"以钢为纲、超英赶美"的口号。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毛泽东又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但是,在实际执行中却是以"快”为主,忽视了"好"。1960年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提出“讲质量、品种、规格,把这个提到第一位,把数量放到第二位”。认识到解决好发展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处理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重新处理了经济发展速度、效益与质量之间的辩证关系。
此外,毛泽东对我国经济建设中提出的一些新思考,也为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综合平衡中协调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就意识到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严重限制了经济发展的活力,导致了经济结构失衡,在对这一经验加以总结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手段调节我国重工业、轻工业与农业的关系。针对我国工业布局沿海占比大于内陆的不合理现状,毛泽东指出:“沿海的工业基地必须充分利用,但是,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此外,毛泽东提出的又平衡又不平衡的思想也为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区域布局提供了思想指引。习近平总书记通过借鉴这一观点,在发展中促进相对平衡,从而加快了我国高质量区域经济布局的进程。二是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毛泽东非常注重大江大河的治理问题,认为黄河是否雄浑安澜,关系到沿岸百姓能否安居乐业。沿着毛泽东提出的思想和考察的足迹,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四次亲赴一线对黄河流域进行实地考察并作出了周密部署,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为新时代重大国家战略。
(二)逻辑演进:拓展“以速度与效益协调发展为主线”的发展理念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永恒课题,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开启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国共产党人针对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难题加以探索和实践,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发展道路。
1.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发展速度论”
邓小平继承并创新了毛泽东“以高速追赶为主线”的发展思想,形成了辩证的"发展速度论”,即在速度与质量之间寻求契合点。邓小平将目光锁定到生产力,对生产力有了更加全面的认知,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核心议题,正式确立了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并由此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邓小平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看作是党领导人民最大的政治成果,并指出“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他阐释了“发展速度论”的双重意蕴,一是追求速度的显著特征。首先,在问题定位上,他认为经济发展不只是经济问题,实际上是政治问题。把经济发展上升到政治层面的高度,将发展速度与社会主义本质相联系。其次,在实现过程上,提出了"三步走"战略。他追求的不是平缓的低速增长,而是由一个阶梯迈向另一个更高阶梯的跳跃式发展。最后,在动力问题上,他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将科学技术上升到了国家层面的战略高度。在他看来,社会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能有如此大的提升,正是得益于科学技术的力量。二是质量是速度的逻辑前提。邓小平并不是一味地只讲速度,忽视质量,而是追求有质量的快速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增长必须是实实在在和没有水分的增长,是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增长。”总之,邓小平在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既强调国民经济均衡发展,也将目光放在了发展质量上,丰富与发展了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
2.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速度与效益结合论”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江泽民沿着邓小平开创的道路接续前行,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我国前进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江泽民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提出了“持续、快速、健康”的六字方针。其中,“健康”体现着高质量、可持续、强技术的内涵。党的十四大,正式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实践可能和制度保障。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江泽民强调了正确处理速度与效益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指明了遵循速度和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对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
江泽民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邓小平的"发展速度论",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新路径。一方面,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上,江泽民明确指出发展必须要有新思路,转向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发展轨道。在1994年11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阐明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是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出了“必须更新发展思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由原先追求数量为主导转向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科技进步为主导,走出了一条既有较高速度又有较好效益的国民经济发展新路径。另一方面,1995年党中央将科教兴国上升到国家层面的高度,从制度上将其确定为基本国策。将教育与科技摆在更高的战略地位,指出了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即从原先的依靠简单劳动转向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式。换言之,通过科学技术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实现效益与质量良性循环。在国家"九五"计划中,对更好地实现速度与效益相统一作出了科学的阐释,既要运用科学技术的力量提高速度,也要增强全民的质量意识。在质量意识的带动下,极大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中国逐渐接轨世界、赶超世界。
3.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思想”
党的十六大以来,面对我国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人口等因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为了更好地解决时代之需和发展之要,胡锦涛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要理论。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而人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受到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制约也影响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运动效率与速率。科学发展观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指导,从宏观角度来看,科学发展观强调以科学的方式统领经济社会的全局发展,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005年,胡锦涛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真正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将实现“经济又快又好发展”进一步表述为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可见,正确处理"快”与“好"的关系,实质上就是处理好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虽然只是简单的顺序调整,但其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经济社会发展理念由速度向质量的根本性的转变,将关注的重点由经济增长转变到经济发展上来。从增长到发展的转变既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客观需要,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对经济发展理论的认识不断深化的客观需要,进一步加快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的步伐。在经济发展动力上,构成了依靠投资、消费与出口协同拉动的格局;在产业升级优化上,淘汰落后产能、重视科技创新、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发展共同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局面。可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是立足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破解我国新老发展难题的客观需要。
(三)逻辑复归:新时代跃升“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发展理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什么是高质量发展,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形成了一系列的新思想、新理念,并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1.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与旨归
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更加注重质量的提升,将经济发展的聚焦点放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将高质量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2013年亚太经合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不再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而是将质量与效益作为提高经济增长的根本点。他将只在乎经济增长而忽视质量和效益的经济发展称为“形而上学的发展观”。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刻把握国内外经济发展大势,针对新时代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情况和突出问题顺应时代潮流提出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命题。
一是经济高质量发展是破解新时代我国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厘清社会主要矛盾是制定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经济发展战略的前提条件。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已经取代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使得发展要解决的问题也随之发生变化,这就为高质量发展的提出提供了可能性。准确抓住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揭示了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运行的内在规律,提出了破解主要矛盾的实现路径和主攻方向。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应当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在确保经济发展速度的同时,更加要保证效益与质量的实现。换言之,如果说改革开放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是以“快”字当头,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强调“好”字当头。
二是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化解我国现阶段发展困境的必然要求。我国现阶段发展困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阶段难以持续,传统增长方式难以支撑现阶段的问题;另一方面,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难以维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率下降是合乎规律的。现阶段,中等收入陷阱、产业结构失衡等问题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围绕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的重要论断,为高质量发展赋予了新的时代意蕴。一是在战略考量上,将推动高质量发展视为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二是在科学内涵上,指出"高质量发展就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经济发展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三是在实践要求上,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是一个系统工程,要通盘考虑、着眼长远,突出重点、抓住关键。2019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作出研判,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来到了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进一步深化了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2.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亟需理顺的几对关系
第一,处理好数量增长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数量增长多以总产出为衡量标的,注重强调经济总量的扩张程度,而高质量发展相较于数量增长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和更加立体的格局。高质量发展以经济总量为基准,但不局限于关注经济总量本身,还包含对效率、结构和可持续性等多维衡量。换言之,高质量发展体现的是“量”与“质”在相互协同作用下的科学演进发展。在数量增长时期,通过扩大产能提升经济效益、以量取胜,忽视经济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不同于以往的经济增长,不仅强调经济效益,更体现了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是人与社会、生态相协调的一种包容性的绿色增长。立足我国新阶段的实际情况、发展条件、发展过程以及发展结果等多方面呈现出的新变化与新特征,甄别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以重塑发展动力、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三个层面构建“三位一体”的系统性分析框架,寻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在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中找到并践行以“质”促“量”的途径。
第二,处理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经济发展的主体是结构性转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工业化,二是城市化。二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紧密相关的,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体,城市化是工业化的结果。一方面,工业化是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坚持以发展现代化为核心内容、以回归实体经济为根本思路、以构建新的产业体系为主要目标,以工业化的思维作为发展的逻辑理路,实现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有机结合,最终实现各类产业协调发展服务于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另一方面,在走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要致力于实现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协同运动,在相互促进中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因此,在高质量发展中要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升城市的综合功能,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走出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第三,处理好短期利益与长期发展的关系。推进高质量发展,既是客观需要,也是主动抉择;既涉及当前利益,又涉及长远发展。需要正确解决好短期与长期的关系,寻求经济发展均衡点。从长期来看,推动高质量发展首当其冲就是要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构建多方面协同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同时,也要重塑发展动能、优化发展结构、共享发展成果,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短期来看,推动高质量发展又意味着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短期内失衡,滋生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系统退化等挑战,结果就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短期内无法得到满足、城乡收入两极分化加剧等重大问题滋生。正因如此,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解决好短期利益与长期发展的关系,保持各类经济发展相协调、经济发展健康循环,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把维持社会稳定放在第一位,守住底线,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实践逻辑:新时代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导向
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程的实践逻辑实质上反映的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发展客观关系。以厘清理论逻辑和廓清历史逻辑为基础,共同建构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实践逻辑,并在实践的逻辑进路中实现螺旋上升、波浪前进,进一步深化中国共产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认识,加强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系建设。
(一)构建高水平新发展格局,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动力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调频换挡的关键时期,经济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指向,意味着中国经济正在加速迈向提质增效的新时期。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作为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亟须解决,这需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因此,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实现经济效率变革、质量变革和动力变革的发展,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是以实现人的发展为最终关怀的发展。新发展格局不是关起门来搞自我封闭的发展格局,是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格局,是不断扩大内需和构建更高水平的发展格局。
积极促进新发展格局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耦合。首先,新发展格局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外部支撑。新发展格局下,“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意味着新阶段下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充分激发内需潜力为落脚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已由传统的外向型经济为主导转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相互促进的发展模式,充分发挥两个市场、两类资源的优势,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外部支撑。其次,推进高质量发展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现阶段,由于供需错配以及需求不足等问题严重阻碍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新发展格局的出发点就是扩大内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把扩大内需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进而创造新需求。因此,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要以高质量发展为抓手,通过构建新发展格局来解决现有困境。
新时代,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积极促进有效供给与高质量需求、国内与国际两个市场的良性互动与螺旋上升,努力构建更高水平的新发展格局,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入高质量发展的内源动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针对国内外发展形势,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提出的关键性举措,是为我国寻找一条更好、更长远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内容与结果、路径与目标的关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线和关键之举,实现高质量发展又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价值旨归。短期来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从生产视域入手不断调节供给的结构,从而对生产端进行优化调整;长期来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致力于以提高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全面调整供给结构,破除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激发潜在的生产能力与消费能力。根据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特征,通过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等战略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决定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这是推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特别是要注重精准发力,积极推动经济结构转型,把提高供给质量作为主攻方向,以生产端为切入点,实现供给侧结构的质量与效益的相统一,推动我国经济朝着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立足于新发展阶段的历史方位,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必须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加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支撑、以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转型为举措、以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为保障,进一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内源动力。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旨归
立足中国式现代化视角来看,高质量发展已然成为新征程下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主旋律,高质量发展不仅表现为经济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升,还更加强调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更加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不仅是价值主体,也是实践主体,是历史的主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基于供给侧的视野,阐明了人类作为社会的主体,在生产过程中人类需求的变化决定着供给的变化,论证了人民群众是实践动力之源,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党的十九大强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要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出要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可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过程,并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发展思想的核心要义。因此,始终要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高质量发展的全过程,更要在发展过程中凸显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加快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产业体系,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诉求中推进高质量发展。
经济发展是一切发展的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改革的着力点和发力点。新中国成立以来,以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为起点,以改革经济体制为动力引擎,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胜利。以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为框架,梳理我国经济发展理念变迁的历史脉络,挖掘我国经济发展理念变迁中不变的理论源泉与核心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公有制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适应的生产力理论,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则是具体指导我国经济发展理念变化的理论依据。在未来的实践中,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高质量发展推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